随着家长们教育意识的提升,不少家长也逐渐开始意识早期孩子启蒙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启蒙的重要。如果单纯地让孩子刻板地记忆数字、并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枯燥无趣,只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抗拒心理。带领孩子走进奇妙的数字世界数字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很难激起孩子的兴趣。并且在脑海中理解数字与实物的关系。这种具象的方法让孩子不但学会了加法,还学会了数字的灵活运用。
随着家长们教育意识的提升,不少家长也逐渐开始意识早期孩子启蒙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启蒙的重要。于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开始教孩子认数字、学数数,甚至,还会提早教孩子简单地加减乘除的数学运算。
我们小区大部分家长都是从孩子开始学说话,就教孩子数数,美其名曰“数学启蒙”,还经常带孩子跟别的同龄小朋友比较谁能数得多,数得快。但是孩子机械地数数字,真的是数学启蒙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最重要的数学启蒙,是要让孩子感知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如果单纯地让孩子刻板地记忆数字、并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枯燥无趣,只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抗拒心理。
数学启蒙的精髓在于“数数”,但是这种“数数”不是要求孩子数得多,数得快,而是让他们知道数字是什么,让她们明白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数学启蒙,不是一定要买专业的教具,不是一定要做数学题,不是一定要报昂贵的培训班。我们可以借助很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就把启蒙工作给做了。
《123来数树》就是一本视觉效果极佳的数数书,一只蚂蚁、两只蜥蜴、三只老鼠……越来越多的动物爬上了这棵大树。不仅能提高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专注力,教会儿童认识小动物,还让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故事从基础的123开始练习数数,同时轻松理解“加法”这一概念。
这本书的作者阿努什卡·拉维尚卡尔,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童书作家,她以擅长的荒诞诗将爬满动物的多彩之树表现得趣味十足。简短的诗句、富有韵律的节奏,非常适合儿童大声朗诵,让他们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童谣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带领孩子走进奇妙的数字世界数字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很难激起孩子的兴趣。所以很多孩子数数都只关注数字,却不关注“数字”背后的含义,数了半天只是记住了数字的叫法而已。只有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兴趣,让孩子产生思考的兴趣。
《123数树》中以小朋友喜欢的动物为主角,以一种不断重复、逐渐积累的情节来推动故事进展。
你看,一只晕乎乎的蚂蚁,晃悠悠地爬上树了;2只做梦的蜥蜴也懒洋洋地来散步,它们也要到树上去;三只爱管闲事的老鼠,也爬上树偷偷地四下张望;还有四只傻乎乎的兔子,也跳上树玩起了捉迷藏……
树上的动物越来越多,哎呀,10头笨重的大象从远处走来了,它们也要到树上去,可以还有没有地方啊?
一只只动物接二连三地爬上树,在教会儿童认识小动物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从基础的123开始练习数数。
书中采用印度中部冈德部落传统的艺术插图,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展示了一棵活泼多彩而又充满生机的动物之树。书中数字还搭配有对应的英文,让数字学习和英语启蒙同步进行。
2岁左右是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提出,2-6岁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到位,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孩子在幼儿阶段是具象思维,他并不理解数学的意义,所以不懂活学活用。很多家长在教孩子数学的时候,总是很简单粗暴地想让孩子记住数量的概念。但是越是这样,我们却发现,孩子可能知道,两个苹果和3个苹果放在一起是5个苹果,但无法理解2 3=5这个算式。
家长们小心思教孩子数数的时候,不要一口气从1数到多少,而是拿实物教给孩子,让孩子把数字跟实物对应起来。
借助这本书来说,鲜明可爱的小动物是孩子最为感兴趣的,一只又一只鲜明的动物累积到树上,很轻松,就可以让孩子明白不同数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并且在脑海中理解数字与实物的关系。
而且当所有的动物都挤到大树上后,更容易让孩子明白数量的累积。这种具象的方法让孩子不但学会了加法,还学会了数字的灵活运用。
除了通过绘本来学习数学,学数数,家长们最好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带孩子来户外,可以利用数落叶来启蒙孩子,去海边可以数数小石头;如果在家中,可以让孩子来分苹果,吃桔子的时候来数一数桔子瓣等等。
数学思维是孩子基于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父母们可以抓住生活中一切和数学相关的事物,引导孩子学习认知。
《123来数树》是一本教小孩子数数的图画书,里面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一只只小动物爬上树,使这棵活泼多彩的动物大树变得生动起来。从基础的123开始,带领孩子走进奇妙的数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