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在合州不到二年,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为了缴贼胜利,他决定亲自访察,多次选择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有了全面了解。十天之内,动乱顺利平息。八月,于成龙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暴乱又接踵而至。当场擒获暴乱首领何士荣。二十余天内又取得平乱的胜利,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精彩内容,尽在这里
嗨,大家好。今天小编又来给大家带来历史干货。于成龙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被康熙皇帝称之为“清官第一”的他之前也被搬上大荧幕央视进行演绎,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述讲述于成龙先生的仕途进阶之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观看!。
于成龙生于1617年9月26日,卒于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是我们山西吕梁方山县人。一开始他的仕途之路不是很顺畅,科举落榜,家庭突遭变故,迫不得已的他只能暂时回归家庭维持生计。他的官场之路再次起航时已经四十四岁了。在那时他不顾家庭的劝阻一心向往官场,终于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罗城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为官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社会治安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也因此得到了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视为全省治理的榜样。
而也是因为受到了金光祖的重视关注,在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区)知州。这时他的官场进阶之路就走了很大的一步。且在合州不到二年,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于成龙被提拔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黄州府岐亭镇一带,盗贼白昼劫路伤命,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定和居民正常生活。于成龙上任之后,便坐镇岐亭治理盗贼。为了缴贼胜利,他决定亲自访察,多次选择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有了全面了解。并且还特意在衣内置一布袋,专门放有记录盗贼的名单,最终大获成功。先是任同知四年,后又任知府四年,由于在当地的突出作为,于成龙又再次被举“卓异”。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于成龙再次被举“卓异”后,被调任主持武昌府政务,并将擢武昌知府。而在这时,天下的局势开始动荡,吴三桂发动暴动,派许多湖北籍部将,特封官“札书”回籍策反,制造暴乱。
于是就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麻城县发现“伪札”,知县就以“通贼”罪大肆逮捕群众,使得县内的人民夜不能寐。而接受了“副将伪礼”的曹家河人刘君孚父子就乘机联络东山一带山寨发动暴乱。由于于成龙深得人民信赖,被请出来收拾局面。他以“招抚”为方针,在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告示,使绝大多数百姓得以安心回家,事态很快趋于缓和。随后,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进入首先暴起的刘君孚山寨中说服他及三百枪手(猎户)。十天之内,动乱顺利平息。八月,于成龙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暴乱又接踵而至。他制订了决不放弃黄州、组织主动进剿的策略。在他的指挥下,战斗获得全胜。当场擒获暴乱首领何士荣。后又乘胜平定了其余叛乱。二十余天内又取得平乱的胜利,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这之后他的官职一路向上攀升!
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设立江防道,于成龙成为湖广下江防道道员,驻地黄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又升福建按察使。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于成龙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举“卓异”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仕途之路光明无量!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第二年被皇帝召见,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于是赏赐给他帑金、御马,还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此表达对他的喜爱,遂升为两江总督(江南江西总督)。至此,于成龙的仕途之路就是大获成功了。
于成龙可谓是大器晚成,在人生的后半段厚积薄发,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在他的仕途之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功不仅需要必备的知识,还需要有坚持的魄力,果断的行动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力。于成龙作为我们吕梁人,在他的故居以及周边地区一直也流传着他的故事。他的政治功绩,仕途成就也影响着现在的吕梁人,相信凭借着我们的艰苦奋斗,勤劳正直,我们吕梁的明天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有什么想法或是理解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